“汶川的同学们,你们好。”12月9日15时40分许,随着北京地面课堂教师的问候,“天宫课堂”第一课四川汶川分课堂的学生齐声高呼:“大家好。”

当天,汶川县第一小学校六年级224名学生在学术报告厅参加“天宫课堂”,其中,何南霏直接与航天员通话交流,王越嘉向北京航天专家提问,12名学生进行同步实验,210名学生和部分教师现场观摩。

“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在和身处太空的航天员对话!”直播活动结束后,何南霏兴奋地告诉记者。此前,得知学校将成为“天宫课堂”的其中一个地面课堂,她激动得一晚上没睡着,最近也是和小伙伴天天倒数时间,等待着“天宫课堂”的到来。

何南霏说自己从小就对太空感兴趣,“天宫课堂”让她觉得最神奇的就是,水在太空居然可以像果冻一样。“我真期待有一天自己能成为一名宇航员,去太空感受一下。”何南霏说。

龙永波是何南霏的班主任,她也和孩子们一起上了这堂特别的课。幸运和兴奋,是她最大的感受。

“在‘天宫课堂’上,我们能实现天地对话,画质和声音都特别清晰,真的得益于我们国家科技的发展进步。”龙永波说,今天自己在课堂上特别兴奋,一方面觉得太空的科学实验很神奇,另一方面为自己和学生能有这样的机会感到幸运。“天宫课堂”结束后,她给学生们布置了一个小作文,题目就是《我的“天宫课堂”》。她相信,这次的作文孩子们一定会完成得特别精彩。

本报记者倪秀12月9日发自成都

《中国教育报》2021年12月10日第3版